第一:激励方面的工作主导主要在HR部门
常见的绩效动作
1、职位调整。
2、基本薪酬调整。
3、奖金/提成/处罚。
4、补助补贴。
5、股权/分红。
6、工作条件,范围,权利调整等。
绩效管理策略
不同的绩效管理策略,其目的、手段、代价、影响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差别。管理者选择出的策略组合,称为绩效管理预案,这个预案甚至可以不止一套。绩效管理预案不需要特别详细,但是要点和核心利益点要清晰。在实务中需要关注的常见绩效管理策略或管理手段有:
1)目标是寻找合伙人:面向最核心的合作伙伴,考虑是否吸纳为持股比较高的合伙人,通常采用股权加要职任命的方式。
2)目标是激励和挽留核心人才,共同分享价值:面向核心人才,和掌握核心资源的人,通常采用期权加岗位任命的方式。
3)目标是激励高管做出综合的努力:对于高管或部分高管,只要是那些综合业绩容易衡量,自主努力对业绩的影响十分重要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一定范围的分红机制,这会 涉及到企业分红权,事业合伙人机制,或阿米巴机制等。
4)目标是激励员工做好本职工作:通常主要考虑采用奖金机制。
5)目标是使基础成本与劳动分配更合理:对于普通工人,通常可以考虑采取计件或计时工资制。
6)目标是激励间接创造价值的单位对于人事、财务、行政、企业管理等管理部门,通常考虑采用奖金机制加职位薪酬的调整。
7)对于不属于挑战性目标,而属于遵守规章纪律方面的目标:可以考虑采用反向惩罚机制。
第二:财务在绩效管理方面的工作梳理
最传统的:
1、其他部门(HR或综合部为多见)的绩效考核提供相关财务数据支撑。
--悲催的情况:
1)数据繁杂细致,工作量大;
2)因口径,内涵等原因,经常被诟病;
3)因财务是注重证据,不是事实,经常被认为“搞错”
4)没纳入绩效系统,但财务认为重要的东西,没人重视
财务部本部门的绩效考核
过程型-工作做了即可:
1、按时出报表
2、按时收付款/报销
3、做分析,决策支持
4、报税
结果型指标,明确定结果
1、节税N万
2、降本N万
3、预算完成度95%以上
4、保证资金流,账面最低资金N万以上
5、库存降低N万…
6、 N月完成ERP上线
7、保证税务不出问题
8、按计划完成并账
9、报表无5万以上重错误…
改变:财务参与或引领-过程管理
1、基于战略做计划
2、基于计划做预算
3、基于预算进行预算管理,跟踪分析
4、基于跟踪分析推动改善
改变:财务参与-指标的建议与优化
衔接绩效:
1、筛选最重要的KPI,联系奖金
2、 PDCA所有KPI
3、将KPI与利润,资金流,销售尽可能联系起来与预算数据联系起来。
指标选取:
1、基于战略重要性。
2、基于当前的主要问题。
非财务指标,可以减少关注。
如果关注,建立非财务指标与利润/资金的联系。
第三:财务级别与绩效工作深度
总原则
级别越高,参与管理越多,越深入。
从支持,到辅助,到共同工作到,牵头,到全面负责。
大体对应
1、普通会计经理-数据支持。
2、财务经理-指标辅助。
3、财务总监-共同工作,过程管理等。
4、财务总监-牵头。
第四:职场上服从老板的角度
总原则
领导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
具体指引
1、领导安排的低价值,工作量大的,尽可能推辞。
2、有价值的,可以接受
3、要资源
1)人手
2)权利
3)回报,职位
注意:
1、如果不能做到想清楚,说明白,做下去。接手可能不是好事。
2、先干活,后要回报(升职加薪等)
第五:避免的状况
具体指引
1、该推的不推
明明有HR部门,财务部却越俎代庖。包括散落在制度中的绩效部分。
2、该争的不争
比如股权激励
3、沦为HR的助手角色
备注:对于自己的工作,要体现出引领者的价值
4、财务如何把握一些主动性
审时度
详细请听:财务部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