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主题其实思考很久,却一直未整理。
读过一些关于沟通的书籍,大同小异,基本上的意思是:
1、要倾听
2、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同时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
3、要和对方多进行目光接触
4、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声调
5、不要直接否定他人的意见,应当应用“我觉得您刚才说的很有道理,我想换一个角度来看.....”之类的句型
6、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选择不同的沟通环境
7、要掌握“得寸进尺”和“欲得寸,先求尺”的技巧
8、对于中国人的特点,要以情入手、以理服人
9、必要的时候以职权获得沟通优势
10、要懂得“坚强的妥协”与“软弱的坚持”的区别
11、要多学会揣摩别人的言外之意
12、要多注意换位思考
.......
都有些道理,但我始终不满意,因为以上毕竟还是在“术”的层面。沟通之“道”应该是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
我目前的看法是:沟通,关键不在沟通的方式,而在于沟通的动机。动机不纯,技巧再高也是枉然。久而久之,给人的感觉就是虚伪。所以,忘掉所谓的技巧吧,只记注一点,真诚地去进行沟通,保持自己的风格。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有过几个特别的案例,有时间的话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