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参加财务经理人网的课程培训时,徐光老师就说到财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大螃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螃蟹在走路时都是横着二个大钳子,给人一种害怕的感觉。有的时候财务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的。
因为财务是一个相对专业而且比较严谨的工作,需要按照制度规章来办事,财务也会以此来要求其他部门这样操作,同时会给人一种感觉,我是站在一个道德或权威的制高点,我是对的,你们就要听我的,不听我的那不好意思,直接退单或不给你报销付款等。
当然这个在财务自己看来没错,我是按制度办事呀,你们做得不对我就有这个权力这样操作呀,但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呢?或许事情就不完全是这样了。
在我看来财务要讲原则讲制度但方式方法可以柔性一些,而不必事事过于强硬,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为别人眼中的大螃蟹或是衙门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是在昨天申报个税时,发现申报工资的人数有278人但去申请六大专项扣除的人只有43个人,就是说50%都不到,当时我看到这个数据我是很声威大惊讶的。怎么可能才这么少的人呢,是不是搞错数据了呀,重新确认了一下,发现数据是没有问题的。
一开始我想的是,是不是通知工作没有做到位呀,还是说有些员工想的是,我的工资又不高,反正没有达到起征点,我也懒得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早上去和人事聊的时候,得到的反馈是有做这个工作,在新员工入职和入职培训时都会讲到这个事情。所以这事更让我纳闷了,既然通知了还是多次强调,为什么真正做的人这么少呢?
下午我又抽空去查了下个税申报数据,发现有些人员其实工资并不算太高,假如使用了专项扣除,可能都不用交个税了,但是由于没有去做,每个月都要多扣个税。所以我就挑了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人员去通知,也是想去了解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以便下一步更好的做出相应的对策。
结果在和一个同事聊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人是知道这么回事,但是不知道怎么做,还有就是对这个政策本身的解读有误,从而让自己错失了这个政府福利。
就像一个同事说的,我又没有房贷,小孩还没有满三岁,父母也没有满60岁等,我也想扣但我不符合条件呀,后面我就说道,你没有房贷或是房产证不是自己的名字没有关系呀,你平时住在外面,可以申请租房补贴呀,像在东莞租房可享受1100元/月的专项扣除,对方听我讲完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对政策的解读是有偏差的,以为自己不符合条件就直接不管了,加上平时也没时间研究这些东西。
在公司这个事情主要是由人力行政部在负责的,但是如何让这个事情真正落实到位,让这个关系到每个人的政策福利真正送到每个人的手上呢?这个是需要好好思考的,至少以有以下工作是可以去做的。
1.加强宣传工作,让大家意识到税收不光是财务的事情,还和自己息息相关。
2.宣传形式多样化,虽然之前也有做相关的宣导但落实程度并不是太好,这说明方法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可以优化下操作方式,比如说定期组织一次专项分享会,一对一指导,用数据或漫画等方式来呈现,让大家去接受。
3.针对有些人员有扣缴个税又没有申请专项扣除的可再次提醒下。
虽然以上工作看起来会比较麻烦,但是是真正的利民,通过服务去做好相关的工作,去看见真正的人,透过数据去发现问题,想办法改进,而不是只停留在数据表面,同地也可以借此机会去拉近他人的关系,后续的工作开展起来也很容易得多。
如果一味的采用强硬的方式或是我已经通知到位了,至于你做不做那和我没关系,那这样工作虽然可以做好但给人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而不是亲和感。
做事可以讲原则但更要讲温情,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把控制做得像服务一样,这才是财务真正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