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比较火的一篇帖子,有位会计去面试某公司的财务主管,月薪2万,但看到面试题的时候就一脸懵了。
我把面试题发给大家看看,欢迎大家在底部留言区讨论(PS:我也没答案)
01我公司现在开始盈利了,自然人股东从年底开始就要拿分红了,有的股东分红金额高达上千万元,如何合规合法的既拿到分红、又降低个税?
请简单说出3种常见思路!
答:1、改变持股模式,由自然人持股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人持股,建立持股平台,降低分红转为投资新的股份有限公司;
2、将持股平台设立在税收洼地;
3、用足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根据《企业所得税法》(2007)第二十六条,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这种方式就增加了很多税务筹划的空间。
02我公司马上准备注销了,账面上还虚挂着800万元存货,其实这是之前遗留问题,早就没有库存了,请问如何处理这些库存更省税?
请简单说出4种常见思路!
答:1、构筑存货报废非正常损失证据链,通过资产损失处理。
2、通过残次品的方式压低库存价格;
3、通过设置保质期的方式清理过期存货;
4、有关联关系的往来账务,可以签订协议抵账的方式消化;
03大家知道,目前对于公户转私户,特别是大额资金转账监控的越来越严格,但是我们老板就是想从账户取钱到个人卡上,他始终觉得钱在公司账户上不安全,怎么办?
请简单说出2种常见思路!
答:1、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成立资金池,严格收支两条线,限额绑定老板手机短信通知。
2、让老板信得过的的家人做出纳。
04我公司是个财务咨询管理公司,平时就是6个人,年收入600万元,成本费用太少,平时逢年过节送礼送卡的支出又没法入账,导致企业所得税缴纳的太多,请问怎么处理?
请简单说出4种常见思路!
答:1、制定管理制度,设置报销门槛,增加税前扣除;
2、增加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标准,变相给员工发奖金,增加税前扣除;
3、公司下设合伙企业,将一些不需要发票的业务通过合伙企业处理;
4、增加临时人员业务对应增加临时人员工资。
05我公司目前有员工100人,但是40人不愿缴纳社保,正好公司也不想给这些人缴纳,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更合法?
请简单说出2种常见思路!
答:1、让员工写出自愿放弃缴纳的承诺,以降低企业风险。
2、在与劳动法不想违背的情况下,通过制度设置缴纳门槛。
06我公司账面上有好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还有好多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都是好多年遗留下来的,如何清理掉呢?
请简单说出4种常见思路!
答:1、首先查询账务,排除账务处理错误的现象;
2、确实是无头帐就转为营业外支出,无法支付的应付款转为营业外收入。
3、集体还账准备;
4、对于应付账款可以查询关联关系,通过签订协议处理三角债的方式销账。
07我公司目前进销差价太大,导致增值税税负率高达9.7%,为此税局还专门找过我们,问我们为什么缴纳这么多增值税,还让写说明,我们也不想缴纳这么多增值税啊,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合法降税?
请简单说出2种常见思路!
答:1、与信誉比较好的合作单位签订合同时,采用延期收款让利方式,按合同约定时间收款,以延长销项税的纳税时间,缩小进销差价。
2、在风险能够把控的情况下与信誉良好的合作单位签订销售退回合同降低进销差价。
3、在材料价格上涨的期间,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囤积货源短期内增加进项税额;
08听说收据也可以入账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了,是吗?请你简单说出6种可以税前扣除的收据!
答:1、财政收收据;
2、发票分割凭证收据;
3、购买不动产,房地产公司开具的预收款发票相当于收据;
4、能够满足28号公告6项资料证实的真实业务收据;
5、给员工发放的红白喜事收据;
6、公司食堂购买的农副产品收据;
28号公告指出:企业在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过程中,因对方注销、撤销、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等特殊原因无法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的,可凭以下资料证实支出真实性后,其支出允许税前扣除:
(一)无法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原因的证明资料(包括工商注销、机构撤销、列入非正常经营户、破产公告等证明资料);
(二)相关业务活动的合同或者协议;
(三)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
(四)货物运输的证明资料;
(五)货物入库、出库内部凭证;
(六)企业会计核算记录以及其他资料。
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为必备资料。
09马上我们就要给业务员发放半年绩效了,有的绩效高达十几万元,请问如何降低个税的缴纳?
请简单说出2种常见思路!
答:1、合理预算全年工薪、绩效所得,测试税负最低的发放方式,将年度分摊到不同的月份予以平衡总体税负;
2、增加员工资本公积税前扣除标准。
10我们公司下个月自然人股权将进行转让,肯定会涉及较高的20%的股权转让个税问题,我们想提前筹划一下,看看如何处理?
请简单说出3种常见思路!
答:1、通过转让给直系亲属,降低股价从而降低股权转让溢价;
2、能否转让给直系亲属;
3、先减少净资产,因为现在税务局要求转让价格不能低于应享有的净资产比例;
4、防止重复交税:采取先增资、后转让的办法避免重复征税。
总之:执行上述策略或者思路,要遵从如下原则:
1、衡量风险,合理避税,以保护公司合法权益、企业信用、老板人身自由为前提;
2、与企业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相契合,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