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实质是信息系统

255查看

0回复

  • 253主题 254帖数

    级别:会计员

    发表于:2017-04-05 22:58:34

    [align=center][attach]10123[/attach][/align] 在3月份北京举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实施方案》训练营上,武老师说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靠信息和数据管理,而服务于外部报告的财务会计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必须对传统的财务会计进行升级改造,经过升级改造的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实质是信息系统。 对管理会计本质的深入理解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用好管理会计,因为学习掌握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更多的是掌握其背后的思想,进而理解我们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要运用管理会计。下面就是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本质的一些分析和演绎。 1. 管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在自己所在的公司,几乎每天、每个月都要做一些决策:生产何种产品,不同产品如何在市场上定位和定价,每种产品要生产多少,如何安排人员、设备、工程技术和服务人员以便生产、交付和服务客户。还要考虑是否要做广告、是否要找外部分销渠道来代理销售,如何设计销售队伍的激励提成机制。 问题在于,上面这些决策是不能拍脑袋的,是要有相关的客户的数据和信息支持的。在大型企业内部,老板和经理们是如何协调成百上千名员工的活动?员工们为什么会服从企业高层经理的领导?企业必须拥有充分的信息以制定所有这些决策。同时,这些信息也是管理层贯彻、执行这些决策的基础。 信息系统不仅包含正式的、有组织的数据和记录,比如客户订单、库房存货、应收帐款、产品标准成本、成本中心费用明细,还包括许多非正式的零散信息和资料,如台帐、备忘录、市场与竞争对手情报等。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涵盖了非财务信息,如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当由小规模的个体公司发展成大规模的跨国公司时,企业将拥有复杂的层级结构和数以万计的员工。这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通过与员工的直接交流和亲自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来获取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正式报告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 2. 管理会计信息的特点 1) 广泛性。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信息服务。因此,管理会计的范围从传统的已经发生交易的成本收入计量,延伸至记录销售订货量、产量、价格、资源需求量等信息和以实物或非财务计量为基础的广泛的业绩计量。 2) 前瞻性。管理会计信息多被用来预测和做为未来决策的支持,检验管理会计系统的最终标准就是系统能否及时、有效地激励和协助管理者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 相关性。尽管对于企业而言,所使用的信息必须是可靠的和明晰的,然而,对于管理会计系统,信息相关性的价值要远高于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例如公司在考虑通过出售土地来为一家新店筹集资金,他们需要知道土地的当前价值,因为这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这时他们无法依赖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信息,会计准则要求在财务会计报表中显示土地历史成本。 4) 及时性。财务会计强调报表间数据的勾稽核对,为数字的精准和报表的平衡花费时间与精力,而在使用管理会计信息时,出于快速反应和决策效率考虑,大多数管理者宁愿立刻得到一个不错的估值而不是苦等若干时间得到更精准的答案。 5) 局部性。财务会计报表通常关注于将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管理会计则关注公司的每个部门或每个部分。这些部分可能是产品线、各个销售区域、子公司、各个部门,或者其他管理需要的分类。 6) 有用性。财务会计要遵循会计准则,而且是必须要遵守的。而管理会计则完全是公司自主决定的可选的一项工作,那么对公司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些信息有益处吗”而非“这些信息是要求提供的吗“。 7) 管理会计信息的具体用途参见: [url=http://bbs.ecfo.com.cn/ecfopost-149723-1-1.html]http://bbs.ecfo.com.cn/ecfopost-149723-1-1.html[/url] 3. 管理会计信息应需而生 了解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实质。19世纪前,大部分企业组织形式单一规模较小,大量的交易活动发生在企业外部,并且企业大部分投资决策由外部利益集团制定,财务会计系统这一官方的交易记录就能为企业经营效率和获利能力的评估提供充分的信息依据。 下面从4个典型行业对管理会计的引入和使用,来说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质。 1) 纺织企业 19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多层次管理的企业,如军工企业、纺织企业等,其特点是在单一经济组织内完成多步骤产品生产,企业利用规模经济优势,雇用大量工人从事生产。企业的设备或工厂位于可利用的能源附近,如矿区、湖边,这使得设在城区的总部与厂区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反映厂区内部各步骤生产效率的信息,有关内部生产的信息需求应运而生。同时,总部需要建立一个信息系统以监控和激励边远厂区的管理者、评价厂区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效率。对于纺织企业,需要在各自独立的梳理、纺织、编织、漂白过程中按照每码成本或每磅成本建立内部经营效率评价指标。 2) 铁路企业 19世纪中叶铁路业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人类创建的规模最大、经营最复杂的企业组织,铁路。为了应对管理这一复杂的组织,铁路业管理者发明了处理粗放经营下铁路经济业务的计量指标,如每吨公里成本、每位顾客公里成本、经营比率(经营成本与收入的比率),用以帮助管理者评估其经营业绩。 3) 钢铁企业 安德鲁·卡内基是一个以重视成本管理而闻名的钢铁企业家,特别注重掌握成本信息。相对于同业竞争者,卡内基更关注如何不断地改善其产品的成本结构: 每个部门都要列示在每一个生产步骤所耗用的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和数量。这些信息用于每月报表的及时编制,甚至要求提供每日生产一吨铁轨所耗用的矿石料、石灰石、煤、焦炭、生铁、镜铁、铸模、耐火材料、修补工作、燃料和劳动力成本…… 这些成本计算单是卡内基最初的基本的成本控制工具。卡内基总是向部门经理询问单位成本变化的原因,他善于将每一个经营部门的当前成本与前期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有可能,他还将其与其他企业的成本进行比较。 最终,每一个部门的员工都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员工们觉得卡内基的眼睛总是通过成本账本注视着他们。 4) 百货 19世纪末,一些大的商业企业,如西尔斯利用销售大量消费品的规模优势发展起来。这些商业企业同样需要用计量指标来评估企业内部经营的效率。但传统的制造企业的业绩计量指标,如每磅成本、每公里成本,对于评价零售企业的采购、贮存和销售活动已失去相关性。相反的,这些商业企业采用了诸如毛利(销售收入减购买成本及经营成本)、存货周转率(销售与存货之比)等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上述企业纺织业、铁路业、钢铁业和零售业建立起相应的计量指标,用于激励和评价企业内部经营的效率。但是,很少有企业关注不同类型产品的成本计量以及企业的周期“利润”。 另外,随着组织的复杂化,贸易全球化,产业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以及互联网及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这也给管理会计的理念、方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管理会计的主要理念及其演进过程。 注:本文参考了《高级管理会计》(财智书会3月推荐书目之一)和《决策与控制会计》。
    分享
    关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

    复制
    复制成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