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贴
559查看
0回复
大嘴
级别:会计员
发表于:2024-05-22 15:57:12
某事务所有两位老太太,温和慈祥的那种,她们不做审计也不做评估;某事务所还有一位小姑娘,清纯灵巧的那种,她不做底稿也不出报告。小姑娘是打字员,专门为两位老太太打字,录入的是她们手写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客户订购的、价值不菲的——财会相关制度。 每个正规点的企业都需要制度,尤其是财会制度。为此,企业甚至可以花大钱请事务所专门编写。大点的企业里,制度可以多到使用专门的文件软件来管理,令人忍不住要惊叹一声:壮观啊! 大公司的财会相关规章制度,都有哪些呢? 首先,《会计政策》,或者叫《核算办法》,等于把会计准则和指南、讲解、解释等都抄了个遍,还结合自己公司行业特色。这只是开始,后面紧接着又来一套,《分录大全》,有时也叫《账务词典》、《账务手册》等,专门指导会计们借什么贷什么,力求做到即查即用,一看就会。在分录大全和会计政策之间还有一道桥梁,那就是《会计科目表》,从一级到末级明细,再编一本《科目使用说明》,详细解释每个科目的具体涵义和使用方法,供会计们查用。 够周到了吧,可这三本宝典,虽说已是厚厚的一大沓,但还不见得就能包容天下所有的会计事项,特别是不常见的,擦边的,模糊的。万一发生了咋办?于是又有制度:《异常事项报批办法》,告诉会计们,如遇到不会做的,一定按这个办法所说的流程和格式,向上级会计机构报告,由上级会计部门组织会议,研究借什么贷什么。 提到流程,不能不想起会计核算流程,这可是非常重要,必须得有规章才行。先来一部《XX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再来一个《财务部岗位分工管理办法》,还要一个《核算流程管理办法》,这样会计们就都知道自己该干啥,怎么干了。对了,在此之前,规模巨大的集团公司,有时会先有《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设置管理办法》,规定下级公司们在何种情况下要有财务部,何种情况下只有会计人员就行,何种情况下连会计都不用有,请人代记账就行。 财会工作,在有点条件的企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为了规范财务软件的使用,得有《财务系统管理办法》,规定财务系统怎么买,怎么使用,怎么维护,怎么升级,怎么退役。不可或缺的是《财务系统账号和密码管理办法》,以及《财务数据备份管理办法》和《会计系统操作流程手册》,当然,财务部门还要遵守IT部门的各种安全管理办法,认真设置防火墙,定期查杀病毒和木马。 数据备份,也算电子档案管理,普通的档案怎么管呢?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时觉得一个不够,再来一个《会计档案借用和归还办法》,深刻阐释有借有还的基本原理。讲究的单位,更是分别制定《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和《纸质档案管理办法》,按其物理特性分类管理。 单抓核算是不够的,财务部的职能还有财务管理。说到财务管理,那简直就是越细致约好。为了规范管理活动,一家企业可能每个报表项目都制定至少一份管理办法。例如:《现金管理办法》、《现金盘点管理办法》、《银行存款管理办法》《银行开户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坏账准备管理办法》、《不良资产管理办法》《融资管理办法》……等等。损益表的项目自然也不能例外,《收入管理办法》、《成本费用管理办法》《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报销管理办法》,而业务招待费、宣传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又少不了都有配套的制度。除了资产负债表右下角的科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对应规章较少,简直想不出哪些项目没有单独制度供使用了。壮观吗?这个词的形容力度稍显薄弱了点。如果这些制度都是刻在竹简上,虽不说罄竹难书,却也很容易做到汗牛充栋了。 有会计的地方就会有报表,有报表就会有《报表管理办法》,要求下级公司按规向上级报成套的报表,不成套的临时表,也得有理由要求提供,好,《数据管理办法》,规定了上级临时要的数据下级必须从速提供。为了给数据们赋予更深意义,还有《财务分析制度》,要求定期不定期提供基于数据的详细分析,从各个角度。 除了提供数据,下级公司还要遵循许多规则才行,为此母公司会定一份《子公司(或分公司)财务管理办法》,规定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经审批后才可以做的,哪些事想都不用想,根本就不可能让做的。母公司对下级的关怀还不仅这些,为让下级企业在财会方面做得更好,母公司推出一些考核办法,比如《会计信息质量考核》、《报表质量考核》、《基础工作考核》、《财务数据质量考核》、《财务部业绩考核》、《会计系统考核》等,每套考核制度都会有丰富的指标和指标说明,以及考核频次和计分办法。 除了考核,监督下属公司的方式还有检查,与此相配的制度有《基础工作检查办法》《会计工作检查办法》《资产清查管理办法》《收入成本费用稽核办法》《财务检查办法》等,规定检查权限、频次,以支持奖惩,促进后进。 重要的财务物品,也有自己的制度:《发票管理办法》、《支票管理办法》、《财务印鉴管理办法》、《未归档凭证管理办法》等。 财务部另一重量级的工作室税务管理,也就有了各种税务管理办法。首先为了表示税务和财务的不同,可以有《财税分离办法》,然后有《税务管理办法》、《税务核算办法》等,不仅要规定怎么算税怎么缴税,还要阐明漏税了怎么罚,多交了怎么罚。汇总纳税政策出来后,符合汇总纳税条件的公司,忍不住又出一套新规《汇总纳税管理办法》,用此来将税务新政落到实处。 规章制度实在太多了,怎么办?母公司很严肃地出台了《财会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规定颁发制度规章的部门、权限、流程,也规定了何时修订制度、制度废止怎么办理衔接。 多乎哉?真多。够吗?肯定不够。以上只是截取财会制度中的片段,实务中实际使用的要比这更多,加上公司其他部门制定的、财务部门必须遵守的办法,则更多。篇幅所限,预算、考核、资产等办法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这些,谁能否认它们与财务部门的深厚关系呢? 从标题看,规章制度的叠加其实很常见。比如应收账款,一个公司可能同时存在《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办法》、《应收账款坏账核销管理办法》、《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办法》、《超期应收账款管理办法》,此外还有业务部门主持制定的《客户信用管理办法》、《欠款回收考核办法》《欠款催收流程》等。一个公司的财会业务,就这样在规章制度中游泳了。然而还不够,公司每年都推陈出新发一批新的,而旧制度,似乎很少被废止。 不知以管理著称的公司们,是否详细计算过制度成本呢?企业是内部契约的组合,而内部契约无一不需要订约和履约成本,比如:撰写制度文本的人工成本、对外咨询费(这项开支使本文开头的事务所人员赚取了足够的收入,日子过得相当滋润)、颁行费用(经常是要开个会介绍,集团规模越大会议费越多)、改旧从新的摩擦系数及效率削减、不同制度间的协调合作难度等等。定规章制度要的是良好效果和业绩,而任何业绩都有代价,如果只紧盯业绩而忘记核算一下制度成本,那可真是有所缺憾了,不是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
企业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 企业风险控制,
可添加多个标签,每输入一个标签关键词,须按回车生成一个标签,同样的方式输入下一个词。完成后点“提交”即可
发表回复
置顶: 解除 本版置顶 分类置顶 全局置顶
权重: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置空
精华: 解除 精华贴
活动: 解除 活动推荐贴
热门: 解除 热门推荐贴
头图: 设置头图 解除
图片地址:
问答广场: 问答推荐 解除
三级分类: 线下沙龙 1元课 ePlus tPlus 发布会 模拟训练营 陪跑营 e讲堂 学税宝 e宝典使用指引 财智同学使用指引 其他
操作: 设置三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