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找到 “财务学习” 相关内容3

  • 【财务职场】学习与交流,分享财务职场经验,提升财务职业能力

    【财务职场】公众号,学习与交流,分享财务职场经验,提升财务职业能力。

    把用户定义为读者,从财务人实际工作出发,提供职场生存、专业提升等有价值的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干货文、职场规划、财税新政解读、名企名人热点文章等。


    关注公众号号,更多资讯与你分享!

    坛主funfan
    0条评论
    发布时间:2023-08-16
  • 四招帮助轻松提升财务学习力

    论学习用功,在众多职业中,财务估计是很容易排名靠前的,但论结果财务却不一定了,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好的回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有时我们也会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不然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其实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但昨天听了一节财务经理学院的E讲堂王卫琴老师讲的《提升财务学习力的关键是什么?》在课程中他列举了财务在学习中常见的四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是为什么我学习同样的知识,有的人一学就会,而我花很长时间还是学不会?

    这个很多人都会有这个困惑,别人一学就会,而我学半天都学不会。是真的别人比我们聪明还是我们不够用心等,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智商差异,但更为重要的是知识点的掌握和时间管理,学习方法间的差异。

    同样一个知识你看到的只是一个点,但是别人看到是的N个点,并且会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状。而且别人在学习时特别的投入,不光认真听课还会用心做笔记,输出,日积月累,在大脑里知识的印迹也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当我们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时,应该问下自己我在学习上真正投入了多少时间,有做多少思考,是否有和工作上的内容相结合起来呢?

    二是这么多知识,这么多变化,我该学什么,见效更快?
    吾生生涯而知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也!现在我们每天接收的资讯铺天盖地,手机网络,工作生活中,让我们有时是乱花渐入迷人眼,很容易迷失方向。特别是对财务来说,一方面需要面对沉重的财务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应付不断的考试,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那到底需要学习什么内容呢,是不是这个也要学那个也要学习,才叫学习,还是说要围绕一个目标去学习。在这里推荐一个财务经理人必备知识架构,供大家参考。

    在学习时我们可以围绕这个知识框架去学习,这样就有了一个方向性。当然有些同仁可能对这个框架不完全认同,也没有关系,可以借鉴这个制作出自己的知识框架,拿别人的图纸建自己的房子也是可以的。

    三是我很爱学习,也很认真学习,可是为什么学完就忘?
    首先学习后会遗忘这个是正常的,但是学习后就忘记了,这个是否是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出现偏差了呢?首先学习不光是学,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习,学习=学+习,学是输入,习是输出,实践转化,当我们输出的多了,就会倒逼输入。

    那要怎么输出呢?比如说自己在听课时认真做笔记,或是写听课感悟,在一开始不会写时可以写三点学习收获,或是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去思考总结。这样自己的学习就不单纯是输入了还有大量的输出,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四是我已经有了这么多证书,工作还是很吃力,是哪里学错了吗?
    首先我们要转变一个观念,考试和工作不完全正相关,不是说考了很多证就一定把工作搞好,工作搞得好就一定考证很厉害,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且大部分财务都有一个考证情结,认为我要把工作做好就要多考几个证,但考过证的同仁是否会有这种感觉,考试书上的很多东西在工作中不一定能用到,而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很多又没有去考。

    考试内容只是我们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是在考试外的内容。我们要考证但不能唯考证,而是要多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内容,或是围绕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去展开学习。这样自己的学习才更高效,而不是考了一堆的证,遇到工作中的问题不知从哪下手,这就尴尬了,有点本末倒置了。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单是这几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去思考,去行动总结,不能为学习而学习而是要去思考我学的这个要怎么去实践应用。如果自己在学习时会觉得我坚持不下来的时候,这时可以去寻找一个学习场。

    比如财务经理人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每月有线下沙龙活动,一方面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结识到很我多财务同仁。还有线上E讲堂,线上线下训练营,帮助我们全方位的提升,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是有一群志群道合的朋友在陪着你奋斗,你说你还会缺少动力吗?
    坛主境由心转
    0条评论
    发布时间:2020-11-20
  • 财务教育与培训的升级:财务学习2.0

    如果我们把传统的财务培训和教育定为财务学习1.0,那么,我们就要进入一个财务学习的2.0时代了,在财务教育和培训1.0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所学的与所用的有比较大的距离;


    做财务的都知道一个公开的秘密,那些教我们财务知识的老师很多都没有实际操作经验,都没在企业干过,即使干过也没有什么业绩,这不是这些教师的错,是延续了高中应试教育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的错,一般有机会到企业干的老师,有业绩的都不愿再回学校教书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按德鲁克先生的观点,管理是实践,不是一门学科,是干出来的,不是教出来和学出来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做财务这一行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一般没有人会回学校请教老师的,我们很羡慕那些与我们相似行业的同事,象学法律的、学建筑的、学医学的,他们在工作中要是遇到问题了,马上想到找老师,每个人都有一两个令他们自豪的在专业上有建树的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老师,做财务的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在工作中遇到了税务问题,遇到了成本问题,遇到了会计核算系统/ERP问题,遇到了风险管理问题,根本找不到人问,即使问了,得到的回答也无非就是要按准则办事按会计法办事要做好反映和监督等不着边际的回答;


    为什么在财务界会产生这种匪夷所思的令人困惑的现象呢,这也许值得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关注和研究啊,值得我们会计行业主管部门关注和研究啊,从事财务会计行业的有一千多万人,他们每天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们遇到问题会向谁请教,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怎么总结和交流呢?


    在三、五年前,我们到互联网上去搜索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网站,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论坛,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社区,除了老外的,除了港台的,我们居然找不到国内有高级财务人员的交流网站和专业互联网社区,连个俱乐部,连个小型bbs都没有,从那时起,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们所在的公司都在进行IT技术升级,在狂热的投资和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活动和商业活动,我们在北京BDA工作的一批外资企业的财务经理人聚到一起就经常讨论和思索这个重大的问题;


    全国的每个企业都至少有一个财务负责人,他们的名称尽管不一样,有的叫主办会计,有的叫财务科长,财务处长,有的叫财务主管,有的叫财务经理,有的叫财务总监,有的叫CFO,还有许多大型企业的叫总会计师,还有部分叫主管财务的副总,他们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有许多应该是有共性值得分享和借鉴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会有许多人在犯同样的错,有许多人好不容易想到的一些解决企业重大的问题的好方法使用一次就消失了,这是社会资源和财务行业的多大浪费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国外就有可供我们借鉴的好方法,外资企业就有我们学习的好做法,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在企业外部把高端财务培训社会化,商业化,让社会上的培训公司组织在企业有经验的高级财务人员,对他们做适当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讲课技巧,通过他们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以案例分析的模式,通过课堂的场景模拟和学员的讨论来分享这些宝贵的东西,为那些在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解决过具体问题,为企业创造过实实在在业绩的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们搭建一个舞台,让他们的经验为同行提供帮助;


    还有一种做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做法就是让这批人到大学任教,哪怕是业余时间都行,都会对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的财务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制度不会给他们机会,即使有也是礼节性的,也是作秀,而这些人是不需要作秀的,再加上目前高校提供教育产品和服务还没有服务消费者的意识和意愿,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有效运作的教育产品/服务质量监督体系,社会上也还没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没有教育服务售后服务/三包服务的压力,学生接受了几年的大学财务会计高等教育,到了企业要记个帐算个数还凑合,但要担任分析和管理职位,要做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几乎都是靠自己自我学习的,这些人一旦做了财务领导职位,即使要想参加个财务领导能力提升方面的专业培训也找不到合适的机构,只能在不断的摸索和挫折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做过企业的都知道,企业的最初级生存方式就是做买卖,老板自己或是领着两三个人,一部分人做销售负责卖,一部分人做采购负责买,一买一卖只要卖价比买价高就能赚钱,扣除税费工资其他支出就是企业的利润,企业做大了,钱也赚的够多的了,钱袋子太重了,拿不动了,买卖项目太多记录条目复杂了,部分业务还需要与人合伙或是委托他人经营的就产生了对记账专门方法的需求和专门管理钱袋子的职位的需求这样就要请个财务会计专家来帮老板管理这部分业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几个人干不过来了,需要更多的人手,也就需要一个人力资源专家来帮着老板管人,后来市场产生了竞争,仅仅买人家的产品直接转卖在价格上卖不上去,就琢磨着自己加工一下再卖,这就有了生产部门,再后来卖人家的产品赚钱非常困难了,或者即使赚钱也不过瘾,就想着法子自己找人开发设计产品这就有了研发设计部门,有了品牌广告部门等;


    其实在企业管理培训市场上,目前最红火的就是给企业中几个重要部门主管提供培训课程的,象给老板/CEO准备的课程,各种EMBA课程,各种战略课程,全是给老板/CEO的,其实怎么做好企业?怎么赚钱?不是仅仅上课就能学会的,是靠做靠悟靠冒险靠机遇的,没有大学有专业是培养企业家培养创业者的,这些人是先自己成为了企业家成为了创业者有钱了再找培训机构上课读书充电的,或者是被培训机构或同行忽悠去上课的,目前靠开这些课赚钱的培训公司不少,其实他们赚的是教育的钱,因为企业家和CEO教育的缺失造就了提供这种培训机构的繁荣,人力资源,销售技巧课程也类似,但财务培训市场不一样,目前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只作财务培训的机构,几乎没有,我跟踪了三年多了,只发现上海的安越和北京的财智即财务经理人网(目前在上海、长沙、深圳、南京建有下属机构)是专注做高级财务服务,能提供完整的高端财务培训系列课程的,为什么其他培训机构对财务培训这么没兴趣呢?为什么在国外企业很看中很红火的财务专业培训在中国的市场会这么冷清呢?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目前市场上的培训公司都是在打教育的插边球,即目前最火爆的战略培训,人力资源培训,营销培训都是因为企业从事这几项工作的群体当年学校教育的缺失才成就了这个市场的,我们回顾一下,几年前有几个学校有这几个专业的呢?很少有的,但财务专业可就不一样了,几乎没有哪个学校是不设会计系的,会计教育基本普及了,这样培训公司要赚钱就赚那些容易做的项目,只要普及战略管理知识,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普及营销知识就能赚钱,而且这几个专业都没有国家级的统一的、权威的考试和资格证书,这些专业找工作不需要专业资格证,即使要也不象财务/税务这么严格,这样的培训容易做,钱容易赚,只要请到名人上课,就大把大把赚钱,当然,有部分培训公司的课程质量还是很高的,做得很好的,是值得我们财务行业学习的;


    财务培训不好做,要么市场被大学教育瓜分覆盖了,要么那些培训公司都忙乎考证培训去了,真正做企业财务实践培训的很少,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能力提供财务教育和培训的机构都活得不错,似乎都挺容易赚钱的,有些机构即使想做高端财务培训也苦于找不到好的讲师,那些有职称,有名望,有头衔会讲课的讲师一般没有实际经验,有实际经验的一般不会讲课,即使会讲也因为没有名气而市场反响不好,所以一般培训公司不敢请,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目前的财务培训市场的怪现象,考证市场,考试市场相当火爆,等考完证考完试以后大家又不知道学了这么多书本上财务知识能干什么?到了企业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财务工作,不知道怎样为企业创造价值?中国有上千万的人学习会计,每年还有几十万的人不断从各高校的会计系毕业,但社会上财务管理人才又奇缺,只要有机会接触企业家接触投资经理/基金经理人圈子,人们一听说你是做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的就会象遇到亲人似的向你打听能不能给介绍一两个好的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给介绍一批好的财务人才,因为他们手上的项目或企业都急需委派财务领导,每次聚会都如此,有时被问得多了就好奇的回问这些人,你们身边这么多做财务的就没有合适的?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苦笑和摇头,每当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国家那么多的大学都只能培养只会做帐的会计?那到底谁在为中国几千万家企业培养既会记帐又懂管理的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呢?

    坛主小会计
    0条评论
    发布时间:2010-04-04
  1. 首页
  2. 上一页
  3. 下一页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