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找到 “私募基金” 相关内容4

  • 公司投资有限合伙制综合私募基金,基金向公司支付部分款项如何核算

    背景介绍:公司投资于一家私募基金,该私募基金为有限合伙制,分类为综合基金,名下投资数个项目。

    该基金的合伙协议利润分配约定条款如下:1支付相关清算费用,税款,管理费,清偿债务。2返还本金:返还各合伙人实缴出资。3支付收益。

    问题:目前基金向公司支付了一笔款项,想请教公司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应该获取何种资料作为账务支撑材料。账务处理的原理及依据。

    请各位大神指教,谢谢!

    坛主
    0条评论
    发布时间:2023-10-19
  • 公司要对外私募基金公司投资400万,请帮我问一下,是以股东私人名义投还是以公司名义投?

    我们公司要对外私募基金公司投资400万,请帮我问一下,是以股东私人名义投还是以公司名义投?
    以公司名义投,如果挣钱了,投资收益分到公司,还需要再交企业所得税吗?
    坛主
    0条评论
    发布时间:2023-09-08
  • 云南8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一览

    作者:樊思南

    在一年多的清理整顿后,私募行业有望重新迎来新鲜血液。近期,包括广州市、湖南省、郑州市相继重启私募基金公司注册,但云南还未重启。

    据统计,注册在云南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有84家,全国排第21名,高于豫、吉、贵、黑、桂、晋、宁、内蒙古、琼、甘、青等省区,但仅占全国总量的0.45%
    在省内看,昆明市79家遥遥领先,楚雄州和玉溪市各有2家,还有1家注册在保山。其他州市则暂无在协会备案登记的私募管理人。
    从管理基金的主要类别看,其中46家为股权投资基金 ,21家是证券投资基金,4家为创业投资基金。另外,还有11家为股权、创业投资基金,2家为其他投资基金。
    84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只有云南国际信托公司在2000年以前成立,而2010年以后成立的有81家。

    其中,2015年是云南私募集中爆发的一年,共有27家管理人机构注册成立。除此之外,2012和2014年注册数量较多,各有17家成立。

    24家国资背景
    在8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中,24家机构具有国资背景。其中,省属国企参股了16家
    云南省属国企云南城投集团、云投集团、工投集团、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广电传媒集团、文投集团、建投集团均设立了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其中,云南资本旗下拥有6家,云南工投集团以3家的数量紧随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仅有的3家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私募基金公司,就出自以上16家具有省级国资背景的机构。它们分别是云南云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云南国经和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云南国经璞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此外,昆明市国企设立了3家,分别是昆明中证城市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云南红土创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农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玉溪市和保山市国企旗下各有1只,分别是玉溪市国新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云南汇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家机构具有县区级国资背景,分别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全资控股的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中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合伙企业,昆明市西山区国资委旗下的昆明市西山区滇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楚雄州禄丰县国资委旗下的禄丰常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66家机构实缴资本超千万
    84家基金管理人中,66家实缴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其中,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注册资本实缴比例100%,是我省唯一一家实缴资本达10位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其次,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金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圣乙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云南省重点项目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家机构实缴资本超过1亿元。
    另外,有3家机构实缴资本低于100万或实缴资本低于25%。其中,云南庆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但实缴资本为0。云南依依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虽然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但实缴资本100万元,实缴比例仅1%。

    11家未备案产品
    截至目前,8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产品达122只
    其中,有11家管理人无产品备案,包括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金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玉溪市国新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6家“国资背景”的机构。
    备案产品最多的,是云南德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云南聚信海荣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备案了8只产品

    德谦基金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股东为罗姗姗、石燕两位自然人。德谦投资管理基金主要类别为股权投资基金,旗下共有“民生7号-隆阳私募投资基金管理计划一期”等8只产品在协会备案。备案资料显示,这8只私募产品主要投向云南保山市、贵州三都县、四川通江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庆化医集团应收账款收益权等项目。
    云南聚信海荣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虽然注册在昆明,但其办公地址却在北京市朝阳区。其7只产品,全都定向投资于一个对象——浙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H股。
    备案产品为5只的机构,有云南云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云南惠众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云南银河之星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其中云投基金此前曾有6只产品备案。

    云南省PE中心
    昆明的7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分布也特别有意思。
    1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办公地,位于昆明市经开区。其中,10家办公地址位于云南省PE中心——经开区昌宏路36号金融中心,另外3家位于经开区云景路。
    云南省PE中心暨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中心,由中金资本与云南省金融办、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1年发起成立。作为云南省级区域性金融中心及金融聚集平台,该中心自成立起就被寄予厚望,计划是打造成云南省投融资的重要平台、云南省金融业的新核。
    2012年4月,昆明市经开区曾出台了《关于给予入驻云南省PE中心、经开区金融中心企业若干政策的规定》。其中指出,对入驻云南省PE中心的企业,从2012年3月1日起,在未来三年内按实际租赁面积给予10元/平方米的补助;对企业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形成的经开区地方财政收入部分,按40%以企业发展资金形势扶持企业发展;合伙制的股权投资类企业的合伙人按照“先分后税”缴纳所得税后,按其对经开区地方财政贡献的40%予以奖励。
    另外,位于滇池路上的南亚风情第壹城有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入驻,其中A4幢便有4家机构。云南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旗下的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则位于广福路387号星长征商务大厦,即云南资本的总部。
    而昆明老牌的CBD——南屏街片区,包括云南国际信托在内,只有3家私募机构入驻于此。

    银行培养的机构法人代表最多
    资料显示,84家机构的法人代表大概分为两类。
    第一类非国资背景机构的法人代表出处各不相同,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乏高盛、普华永道、埃森哲等国际机构的前员工,也有媒体、高校、公务员队伍的出身的一线职员。
    从行业看,有银行从业履历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的法人代表最多,为14人。其中,5人此前供职于中行、3人曾供职于工行、各有2人曾供职于建行和农行。
    而11位法人代表有券商从业履历,排名第二。其中,云南本土券商太平洋证券和红塔证券,以及民族证券,各为云南的私募机构培养了2位法人代表。
    其中履历最耀眼的,要数昆明加力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许金龙。备案资料显示,许金龙在2002年—2013年,曾先后就职于高盛、德意志香港、美林亚太公司、工银国际香港等国际投行,依次担任资产经理、高级经理、副总裁、执行董事兼人民币基金总经理等职。
    不过,备案资料显示,该公司截至目前只备案了一只产品——昆明嘉银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投资领域为“项目投资及对所投资项目进行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经济信息咨询;企业营销策划”。
    第二类为国资背景机构的法人代表。他们大多出自国资系统,或为控股母公司高管担任法人代表。例如云南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旗下的多个私募管理人机构,其法人代表均曾担任控股股东的高管。

    坛主昆明付税哥
    0条评论
    发布时间:2017-04-18
  • 全球股灾下私募基金的前景

    [i=s] 本帖最后由 liqian01 于 2016-8-13 14:07 编辑 [/i]

    虽然2008年一季度资本市场的持续波动对私募基金的退出带来不明朗的因素,不过市场对于新股上市的冷漠态度会促使具有实力和潜力的公司推迟上市融资计划,也会给私募基金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纵观私募基金的全球发展,私募基金在2005年的募集规模已超过1350亿美元,在2006年更达到2320亿美元的新高,笔者估计2007年的数字也以倍数增长。从全世界集资规模来看,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其私募占全球的62%,欧洲尾随其后,占26%,亚洲以及其他地区包揽剩余的11%。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内地私募还是处于萌芽阶段,不过发展迅速。

    近两三年,笔者也看到市场的新发展方向,一是在退出的资本市场,二是在产业的多元化,三是在上市前私募融资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随着中国本土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的迅速壮大,二级市场的流通量比起10年前跃升了10倍以上,这造成大中华本土市场成为大型集资的基地,由于资金充裕,投资者对新股上市趋之若鹜,需求大过供应,导致了2006年底至2007年股市的大涨,更加速了私募基金在亚洲区内寻宝,更重要的一点是大中华区市场已经成为私募基金退出的主要资本市场之一。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其深层意义也刺激了部分高新科技重新考虑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是否作为高科技企业的首选退出市场。

    同时期,大量的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自2005年大举从美国和欧洲涌入大中华区市场,笔者认为2007年是私募基金的暴利年代。笔者作了统计,去年在香港上市的80多家企业中大约有1/3在上市前均引进了策略性投资者,而且不少投资者是属于私募基金类别的,部分的投资年期非常短,大部分是在上市前两年内进行的,但回报率是极高的,部分投资获取了10倍到30倍的回报。市场还出现争议性的情况,一些基金竟然还和上市保荐人达成协议,在传统的禁售期内通过主承销商大手出售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漠视了企业大股东的反对,导致股价的下跌。整体而言,2007年的香港资本市场对私募投资基金来讲是多姿多彩的!

    跨入2008年,市场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主要市场的IPO活动进入了严冬,香港市场在一月份的IPO全部取消。美国次贷危机已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在短短数月内蒸发5万亿美元以上的市值,部分著名对冲基金还遭遇了大规模的回赎,市场资金抽紧,加速了资本市场的大波动,再加上多种不明朗的因素和持续走差的经济指标,已证明美国有很大机会无可避免的进入了它的经济衰退周期,市场流动资金紧张,游资流通性大减。受到美国拖累,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亦会放慢经济增长步伐。美联储为拯救美国经济而起用大笔减息政策已经造成了绝大多数流通货币的增值,其中包括人民币。在内地方面,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某些层面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某几个行业的短期可持续性的发展,尤其是在信贷控制和资金流动方面,港股和内地股市在各个层面均反应了这一状况。私募基金在退出机制上受到阻碍,但是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一般都有三年左右,短期内市场的波动是不会影响私募基金的投资取态,不过投资的重点会偏向农业、医药、新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然而在新的一年里,市场还是存在利好消息的:年中的奥运会对市场的影响;众望所归的港股直通车极可能在年底前迫于内地的通胀压力而开通;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会为企业带来较好的收益。这些对私募基金产业来讲都是好的因素。

    2008年的市场中,笔者认为2008年首季度资本市场的持续波动,会为私募基金带来退出上的不明朗因素,但机遇和挑战对于中国私募来说是并存的。就机遇而言,市场对于新股上市的冷漠态度会促使具有实力和潜力的公司推迟上市融资计划,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给私募基金。

    不过,在200712月到20083月期间也积压了大量准上市的企业,部分私募基金需要重新部署,待2008年第二季市场稳定后,新股可能会一窝蜂地被投资银行推出在资本市场上市,这对市场可能带来一定的压力,部分有资金压力的企业的股东更可能寻求非上市方式套现。由于内地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延迟上市的企业必定想方设法集资拓展业务,以求更快占领市场份额。

    今天的投资银行基本上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收取承销佣金,金融机构希望赚取更高的股本增值,投资机构利用对信息的掌握和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大举投资大中华区的企业,希望短期内可以退出套现,这也影响了投资银行对企业保荐的客观性,在2007年市场中也屡见不鲜,部分著名国际投资银行保荐的企业不升反跌,看深一层,原来保荐人附属的金融机构就是该企业上市的投资人,这种冲突情况可能会在2008年以后的发展中,越见明显! (作者为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

    载自《首席财务官》杂志2008年5月号

    坛主wuyan714
    0条评论
    发布时间:2008-05-20
  1. 首页
  2. 上一页
  3. 下一页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