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3)- 多因素思维

291查看

0回复

  • 253主题 254帖数

    级别:会计员

    发表于:2016-02-14 13:18:15

    这是财务经理人思维模式进阶的第三篇


    在思考和分析过程中,人们喜欢追究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当脑子里构想出一种合理的解释时,下意识的将其当成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但在现实中的因果关系通常错综复杂,一个事件之所以发生,原因有很多,甚至两个相反的事件也会导致相同的结果。如果只从单一角度看问题,这将导致结论片面化、表象化。由于我们习惯依据最现成最易得的素材下结论,不可避免的会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这个错误有以下五种表现方式:

    1 以猜疑替代推理:
    如果你发现与你交谈的人目光游移不定便觉得受到了轻视,其实大可不必。想想产生目光游移不定的原因,可能这个人对你非常重视以至于紧张的不敢直视,也可能是刚遭受了什么不幸,也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个人眼神不好或者有左顾右看的习惯……既然有这么多种可能导致目光游移不定这个结果,那么你有凭什么坚持认为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呢?这种疑邻窃斧的心态,是先假定了结论再去寻找佐证。

    2 盲信权威或从众:(适用条件或环境问题)
    某些所谓共识其实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你可能经常听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吧,很多人把它当做真理。从“多因素”这个角度出发,砍柴快不快只是由刀顿不顿这一因素决定的吗?显然不是,所以磨刀也也可能影响砍柴效率:极端点说,我只砍一截柴火,还要磨刀吗?那究竟磨刀到底误不误砍柴工呢,具体要结合磨刀耽误的时间和因此提高的效率进行比较。同理,“是不是要做市场调查,准备工作是不是越细致越好”也可以这么分析。其实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在强调单一因素,诸如“有志者事竟成”“欲速则不达”,有时常常有意无意的促成了我们片面的看问题。

    3 把合理的看成必然的:
    有些解释表面上看是合理的,实际上只是说明一种可能性,不能依据这种可能性推出确定的结论。比如,“人类祖先双眼进化到了面部同一侧,导致人失去了广阔视角,为了安全选择了群居,群居进而促进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发展”,“人的短时记忆只能记住7到9位的信息单元,所以座机号码一般都有八位”,这是从科普节目或书籍中选取的两个观点,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也只是强调了单一因素的片面观点,如果因果关系真的如此,那么蜜蜂这种群居动物也应该有高智商,斑马这种眼镜长在两侧的动物就不该群居,电话号码应该是比八位更少的一到两位以更方便人类记忆,手机号码也不应该是11位。

    4 混淆概率与必然,从个案或小样本统计中的得出结论:
    这种错误最禁不起推敲,但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错误,比如这样的说法:“喝酒开车没事的,我这样开了一年从没被捉过,也没出事故”,“千万不能酒驾,老王就进去了”,“孩子不能打的,我朋友经常打孩子,现在小孩可皮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的育儿理念就是犯错就要挨打,现在我们家那孩子可出息了”

    5 把相关事件作为因果联系:
    如时间先后相关:吃了这个药,病好了,所以说这个药治好了病。

    再如同源相关:把同一件事情引发的两个现象理解成因果:据说有一座城市的消防行动的调查证明,火灾损失与每次投入的消防人员的数量有关:动用的消防人员越多,火灾损失就越大。其实只要稍微分析下就知道,重大火灾导致消防局投入更多的消防员,同时也导致重大损失。

    避免陷入上述误区的方法是多因素思维方法:在下结论或者评价一个结论时,首先要想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没有考虑进来。这里有一个运用多因素思维的小窍门:把问题反过来想,问自己“如果不是这样原因,那还会是因为什么?利用这个小窍门可以强迫自己从其他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上述第五个吃药治病的例子中,下结论前问自己“如果不是药治好了病,那为什么病好了呢?”这时你会很自然的联想是不是病到这时刚好要自愈了,又会不会是由于昨天休息得好呢……这样你会发现“药治好了病”这个结论还是需要考证一下的。

    又比如某香皂广告有这样一个情节,大意是说现在发现了很多新细菌,说明现在的细菌种类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这个因果关系看上去很牢固。现在用上面提到的小窍门,想想“发现了很多新细菌,如果不是因为细菌种类越来越多,还会因为什么呢?”顺着这个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答案:现在技术手段比以前发达,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细菌;现在人活动范围增加,食谱比从前更广,更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细菌……这样稍加分析,你会发现原来那个看似十分确定的逻辑,其实也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

    结论:互联网时代信息太廉价,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碎片化的新闻、评价和带有结论性的广告、故事、心灵鸡汤,很多人省略了对信息进行甄别、分析和后期的打磨过程,产生大量经不起推敲的理论,导致伪知识泛滥,因此独立的人格和公民社会需要批判性思考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在财务分析领域,这个原则同样适用。

    本文摘编自天涯社区


    分享
    关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

    复制
    复制成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