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东方讲师成长之路 - 合格的财务实战讲师要过四关

374查看

0回复

  • 253主题 254帖数

    级别:会计员

    发表于:2016-02-02 13:59:16

    [i]这是财智东方第九届讲师大会分享贴的第二篇[/i] 在上一篇,eleven结合近年来的不成功案例,分享了几种典型的[url=http://bbs.ecfo.com.cn/ecfopost-146779-1-1.html]“从财务总监到财务讲师折戟”[/url]之路。下一步,从一个财务总监成功地适应了新的讲师角色定位,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财务讲师需要打破哪些旧的思维,观念,做好哪些准备,才能做好呢? 按财智东方老师们的多年经验摸索,还至少要过四关。eleven随后与大家分享了从财务总监成长为合格讲师要过哪四关。 第一关,也是最重要最难的一关,是突破从实践中走出来的“理论家”。因为这一关最难,也最重要,所以这次分享集中总结eleven关于这一点的论述。 首先是观念的澄清。什么叫实战?以前我们多多少少都误读了什么叫实战。大多数人认为,我是从企业走出来的,有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因为我干过就是实战。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干过多年财务的人,讲的东西非常理论化。因为在讲课过程当中,讲师不接地气的授课内容和言语表达方式,不一定能让学员体会到他讲的东西就是实战。从学员的视角看,他们感觉跟听高校的老师照书讲的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讲师在照着他过去的经验在讲。那么究竟什么是实战呢?以财智东方的观念,实战的标准是学员定的,也就是讲师实践经验丰富还不能称为实战,真正回答和解决学员的现实问题并在在企业中运用才是实战。听完了回去不管事儿,那就是太理论化。而一个很理论的概念,经过讲师讲明白了,学员回去运用了那也叫实战。所以实战与否的关键不是来源是什么,而是目的是什么,是学员要解决什么,我有没有办到,以目标来衡量,是否实战。 除了观念,造成实践理论家的最常见原因。是讲师准备了太多的ppt。很多财务总监刚出来讲课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害怕准备的内容不够讲,为了让自己有足够多的内容,他准备了超多的ppt。同时还怕讲课不熟练,他就把他要讲的东西都事先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人在关注什么呢?他在关注自己, 关注课程准备和讲的过程,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听众需要什么?学员想知道什么?学员回去用什么?而讲师关心的是自己,他怕讲的太少,讲的不流利,丢脸。而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关注学员是干什么来了,我们有没有帮上人家?这种讲师因为准备了太多内容,而很多内容还是为了内容东拼西凑来的,讲师本人也没能消化掌握,在给学员讲课过程中必然出现照本宣科,为完成讲课而讲课的现象。这时老师的ppt的表述没有聚焦到学员的关注点和接受程度,所以,准备得再多,可能也是理论。所以实战的本质是瞄准客户需求。从这一点来说,实战与理论的说法可能不是特别准确,把它说成理论和应用,或者说有用和没用,可能更准确。 另外很多老师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讲最擅长的。实际上应该是讲客户最需要的,你擅长的东西客户不一定感兴趣,不一定需要,除非招生部门是按照你擅长的领域去招学生。财智东方对讲师的要求是,擅长的也不能长篇大论,耽误时间,不擅长的,只要学员需要也得精心准备。 那么如何知道学员需要什么,什么是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呢?所以如果我们把课程交付看作是帮助学员解决问题,实战型讲师就要在课程设计阶段进行需求调研,在开课前对学员行业背景和水平进行了解。 对企业和学员需求的定义决定了课程实用与否。越能找出解决学员的问题的方法课程越实用,否则辛辛苦苦准备几个月可能都没有用。客户需求调查是做好这一环节的基本方法。有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很聪明,因为忙没做需求调查,他上课之前发一些问卷,让客户提出他们来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在讲课过程中,他试图讲解学员问题的时候,把学员的问题都涉及到,这样在学员看来,你是有一点实战的。 在现实生活中,公开课给老师的挑战就是,得赶紧了解来是什么样的人,什么背景,是哪个行业的,比如说,以银行和房地产为主要背景的学员就不能给他讲零售业的。这一点是实战型讲师跟学校的老师最大的差别,学校的老师可以按照一个标准的教材十年如一日的讲,比如说会计学原理。而实战型讲师要及时根据学员背景和水平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和讲课方式的调整。 在解决讲什么内容(需求调研)和以什么方式(学员背景了解)讲以后,讲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交付学员需要的课程了。但这离真正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还有一定距离,下面几个步骤是弥补这一距离的关键: 1. 讲师要在给出一个方法时同时说明其适用场景适用条件。实战的东西不光是要告诉人家怎么做,而且要告诉人家在什么情况下做。比如说学完预算了回去做不好,就得问公司的人都是什么水平的?如果都是初中水平就不行,因为我讲的东西都是高中水平。学员学完了之后要明白应用场景和条件。如果学完之后,因为条件不合适,用不了他就觉得你讲的东西是理论化的。 2. 讲师要能明白地指出实际问题与知识点的对应关系。我们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具体是解决哪个问题?而学员的问题是怎么跟知识点链接的。比如说,经营杠杆我们很容易讲明白,但讲明白并不重要,你必须告诉学员怎么用。比如说告诉学员经营杠杆讲的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结构关系,在不同的杠杆结构决定了一个公司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的不同。还得告诉学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应用经营杠杆分析,比如讨论是否跟竞争对手打价格战的时候,必须把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量化和结构和变动规律弄清楚。价格降到什么时候是底线了?那你必须得能覆盖到变动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越适合打价格战。另外学员遇到的应用场景讲师也必须有能力告诉他,相对应的理论或者是知识点,要不然,我们的讲课就变成见招拆招,光讲一些实际案例,没有升华到知识和逻辑体系。就事论事的,问题答疑方式的讲课是要不得的,讲课的本质是系统性的给学员植入一种思考的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通过我们讲的案例和理论知识点,让学员能够举一反三的应用于各种条件和场景。比如说有个学员非常苦恼,因为老板让他去去配合制片人去管理整个电影剧组。整个电影投资巨大,头绪繁杂,想管好非常不易,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拍摄制作这个行业,不知道怎么管?无从下手啊。这个时候作为讲师帮他分析,拍电影只是一个形式,实际上财务在这个电影剧组中的作用,是项目管理。所有的项目管理就都有一个项目的计划,按项目的进度安排项目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对项目进度和费用进行控制,项目要有定期的回顾总结,最后是项目清算收款。学员之所以慌张,是因为他没有把实践跟理论连接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工具,拍电影,实际上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当明白了现象和问题背后是某些理论和知识点的时候,他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问题。下次他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或其他的问题的时候,他自己就开始找对应关系了,有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 3. 讲师要向学员传授应用一个方法的步骤与节奏。在有些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你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理论和知识点,而在于你是否掌握了这种知识点在使用时候的节奏和火候。老师在上课时讲的,可能是一个蓝图,而学员实际应用的时候,需要的是一个实施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是比较复杂多变,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来把握节奏和步骤。比如说在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当中,股权激励,只有可数的几种模式,在用的时候,注意的事项也都基本差不多,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到企业里面经常弄不明白的是,某一个具体职位的人,具体给多少股份激励好呢?从什么是时候开始做这种股份激励呢?是在上新三板之前,还是上新三板之后呢?所以,如果对执行弄不通,还不是真正的实战。一个实战型的讲师不能只讲蓝图,而且要能够把路径说清楚,让学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少走弯路。 4. 讲师要教会学员诊断问题的能力。有很多学员学了很多的知识,等回去之后用错地方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具备诊断企业问题的能力。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企业看似问题很多,但实际上,经过梳理以后,你可以发现,这些都是问题的点,其实这也不是问题,那也不是问题,是整个企业的一个系统出了问题,当你把系统梳理清楚,回归正常以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再比如说有的学员的问题是,公司的费用控制不住,有的人给自己诊断可能是成本出了问题想学成本管理,有的人想学预算,有的人想学财务分析来试图解决控制费用的事情。作为讲师我们就要有能力,帮助学员建立一种普遍联系的逻辑能力,建立一种分析和诊断企业问题的能力。缺失了这一环,就可能造成我们觉得是实战,学员觉得讲得很理论,我们觉得我们的经验丰富,学员觉得回去用不上,没有用。 5. 用学员能听得懂的语言讲,只有考虑到学员的行业、背景、素质水平,接近他们水平的方式和语言讲课,才是实战。有一些讲师由于长年在大公司工作,接触的大都是圈子内人士,习惯使用圈子内的专业名词和信手拈来的案例段子,殊不知这些水土不服的语言和段子对学员来说飘在空中触不可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学员冠以太理论化的结论。 由于篇幅和时间关系,讲师大会系列报道的第三篇将于明天再发表。
    分享
    关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

    复制
    复制成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