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不能事无巨细一把抓[转贴]

258查看

0回复

  • 409主题 418帖数

    级别:会计员

    发表于:2014-10-13 16:22:21

           事无巨细是指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身为领导,多操点心、多干点事,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表现。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领导者事必躬亲、不善于发挥部属的作用,也会产生相反的结果。而且大事小事都亲自处理,把自己的下属置于何地啊?所以作为领导,要懂得给下属机会,否则就算自己累死,下属也不会领你的情。

      历史上的隋文帝杨坚就是这种事无巨细的领导,所有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恨不得自己全给管了。杨坚每天从早到晚看军报,以至于兵部尚书杨尚希无所事事,干脆请旨平调到礼部当尚书去了。虽然杨坚这么能干,可隋朝从公元581年建国到618年灭亡,前后连40年也不到,成为历史上统一南北但却很短命的王朝之一。相较于杨坚,宋太宗赵光义就觉得自己更了不起了。史书上说,哪怕大将要去五千里外打仗,赵光义也会画个阵图叫捎带上,图上明确画着应该在哪儿扎营、哪儿挖井、骑兵在哪儿、步兵在哪儿,所有都标记得一清二楚。赵光义这样“遥控”下属,仗打得怎么样那也是可想而知的。
    领导的艺术就是用人的艺术。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刘邦一个小小的亭长,认不得几个字,也没有什么业务专长,但他能够重用张良、萧何和韩信三人,而且有效整合与调度三人不同的能力。所以,刘邦才能顾盼自雄地说:“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治大国如烹小鲜”就包含有当领导不能事无巨细的观点。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在老子思想的影响下,就曾提出过“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观点。在他看来,君主作为最高管理者,不必事事亲为,而是要学会将主动权交给手下的大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春秋时期,魏文侯曾与儒生田子方在一起赏乐饮酒。魏文侯对田子方说:“我感觉编钟的乐声不是很协调,左边有些高。”田子方听后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

      唐太宗时的魏征有一段话说得很有道理,他认为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头脑和四肢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个比喻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一定的道理。魏征说:“头虽尊而高,必借具备手足而成身体,君虽名哲,必借股肱以致治。”“如果元首辛劳,万事丛集,必定是股肱之臣懈怠,国事就不堪设想了。做一个元首,而欲事事自作主张,不纳股肱之臣的良言,其能成功者,未有所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海尔能够成功并走向世界,与海尔总裁张瑞敏的成功领导是有很大关系的。张瑞敏曾说:“我管理海尔,就是用好人和拿主意,其他的都不是我要管的。”

      领导者不能事无巨细一把抓,其意义就在于,睿智的领导者本身并不需要十项全能,但必须学会如何整合众人的智能以为己用,要懂得利用下属。在用人、用智方面,能够用人之脑、合成众人之智的,才算是最高明的领导者。
    分享
    关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

    复制
    复制成功!

发表回复